在政府力促都市更新及危老建築翻新之際,加上社會大眾逐步提升對這些措施的認可,台灣迎來歷來最大幅度的拆除潮。依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2023年全國共拆除達1345件建案,涵蓋4559個住宅單位,總計22.8萬坪土地得以煥發新生,面積等同於8.2座小巨蛋的龐大規模。在橫看縱觀的各地區數據中,台北市在住宅數與土地面積上居冠,新北市拔得成長頭籌,而高雄市則在拆除案增幅上亮眼奪目。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的執行總監徐佳馨,觀察到拆除件數的穩步攀升,積極詮釋著人們對都更與危老重建的期待。這不僅恩澤未來市場的生機,也開展了更新活力。從各項數據對比顯示,高雄市無疑是表現最為耀眼的城市,無論在件數、戶數或總樓地板面積三者上均錄得穩健增長。高雄市在件數上躍升31.9%,戶數增加16.5%,樓地板總面積也迎來26.5%的提升。相較之下,台北市則僅在總樓地板面積上實現4.7%的成長,而件數和宅數則略顯遜色。有趣的是,在雙北以外的四大都會區中,各自在件數和宅數上表現接近,反映出在政策引導下,毀舊立新頻繁發生於間屋或大地主處,換句話說,拆除舊宅更早見效益。

近年拆除執照狀況。資料來源/住商機構(圖/住商機構)

徐佳馨透過分析發現,與在重劃區內找地直接發展相比,踏上都更之旅必定更充滿挑戰。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存在重劃區的桃園、台中以及台南等地,拆除數量相對較少。而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北市、新北以及高雄,借助近年房地產市場的火熱、政策鼓舞以及人們觀念的轉變三大助力,都更與危老改建風潮方興未艾。

近年來,建商在成本和時間的雙重壓力下,已不再堅持要完整整合所有土地,反而是綜合評估後,選擇留下少數異議戶。而這樣的心態轉變,對於土地持有者而言,無異於「一念天堂,一念地獄」。徐佳馨指出,為了追求快速落成交屋的目標,面對異議戶的拒絕,多數開發計畫終究是流產。不僅地塊無法充分發揮潛力,異議戶也只得原地踏步,難以開創更多可能。出於公共的利益,唯有在互信互諒的基礎上達成共識,才能真正實現都更的核心意義——不僅房價翻倍在望,更重要的是,保證居住安全,為生命安全添上一份保障。

 

看新聞致力於讓您一手掌握最全面、即時的報導,為您帶來最新的生活資訊,涵蓋健康、娛樂、房產財經、生活流行趨勢等類別,無論您是想了解近期時事,或是尋找生活靈感,我們都將為您呈現。

投稿 / 廣告 / 任何需求洽詢: